- · 古脊椎动物学报版面费是[01/26]
- · 《古脊椎动物学报》投稿[01/26]
古脊椎动物大学生实践论文(无脊椎动物论文)(2)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两条河 域和古埃及很早就有文字了。当苏美尔人在两河流域建立起奴隶制城邦的时代,他们就发明了文字,开始用的是象形文字,后来为了书写方便而演
两条河
域和古埃及很早就有文字了。当苏美尔人在两河流域建立起奴隶制城邦的时代,他们就发明了文字,开始用的是象形文字,后来为了书写方便而演化成楔形文字。楔形文字在两河流域使用了几千年。他们用湿软的泥板为文字载体,用一根小木棒或芦苇杆在上面斜压上一些笔划组成文字,因为这些笔划都带有小小的倒三角形,故称楔形文字。泥板晒干或烘干后能长期保存。那时的官府和寺庙都藏有很多泥板书,现在我们还能看到的大约还有3万多块。如谷和牛字:古埃及人的纸草书
古埃及人的书写技术与两河流域不同。尼罗河三角洲盛产一种形似芦苇的植物,叫沙纸草。人们把沙纸草切成长度适宜的小段,将其剖开压平,排列整齐,连结成片,晒干后即成草纸。他们用芦苇杆作笔,蘸上由菜汁和黑烟灰调制而成的炭墨,就可以在纸草书上面写字了。由于纸草书容易长霉变质,要想经历数千年岁月,保存不变性,没有极特殊的封存环境是不可能残留下来的,所以纸草书成为当今世界极稀罕之文物。例如有两卷用文写成的纸草书:一卷藏在伦敦博物馆,叫做莱因德纸草书,一卷藏在莫斯科博物馆。两卷纸草书的年代,大约在公元前1850~前1650年之间,相当于的夏代。其中埃伯斯纸草书很出名,它是一部宽30厘米,长20.23米的鸿篇巨著,记载着多种病症和治疗方法。古埃及也有把象形文字写在羊皮上,或者刻在石碑上和木头上的史料,藏于世界各地。
殷墟遗址的甲骨文
甲骨文的发现
清末光绪25年秋,在北京清朝廷任国子监祭酒(相当于中央教育机构的最高长官)的王懿荣,得了疟疾,派人到宣武门外菜市口的达仁堂中药店买回一剂中药,他无意中看到一味叫作“龙骨”的药品上面刻划着一些符号。龙骨是几十万年前古代脊椎动物的骨骼,怎会有刻划的符号呢? 这不禁引起他的好奇心。对古代金石文字素有研究的王懿荣便仔细端详起来,觉得这不是一般的刻痕,很像古代文字,但其形状即非籀(大篆)亦非篆(小篆)。为了找到更多的龙骨作深入研究,他派人赶到达仁堂,以每片二两银子的高价,把药店所有刻有符号的龙骨全部买下,后来又通过古董商范维卿等人进行搜购,累计共收集了1500多片。
他对这批龙骨进行仔细研究分析后认为,它们并非什么“龙”骨,而是几千年前的龟甲和兽骨。他从甲骨上的刻划痕迹逐渐辨识出“雨”、“日”、“月”、 “山”、“水”等字,后又找出商代几位国王的名字。由此肯定这是刻划在兽骨上的古代文字,从此这些刻有古代文字的甲骨在社会各界引起了轰动,文人学士和古董商人竞相搜求。
1900年7月,侵略军兵临城下,慈禧太后带领皇室人员仓皇出逃,王懿荣彻底失望了。他对家人说:“吾义不可苟生!”随即写了一首绝命词毅然服毒坠井而死,年方56岁。
后来人们称这位最先发现甲骨文的王懿荣为“甲骨文之父”,在甲骨文发现90周年的1989年秋,在他的家乡烟台市福山区建成王懿荣纪念馆,以纪念他的功绩。
王懿荣殉难后,他所收藏的甲骨,大部分转归好友刘铁云。刘又进一步收集,所藏甲骨增至5000多片,于1903年拓印《铁云藏龟》一书,将甲骨文资料第一次公开出版。不久学者孙诒写出了甲骨文研究的第一部专著《契文举例》。
甲骨文被发现之后,引起学术界的轰动。古董商人为了垄断财源,对于甲骨的来源秘而不宣,以后又谎称出自河南汤阴、卫辉等地。直到1908年,学者罗振玉才首先访知甲骨出土于河南安阳县的小屯村一带,于是他派遣自己的亲属去安阳求购,又亲自前往安阳进行实地考察。先后共搜集到近二万片甲骨,于1913年精选出2000多片编成《殷墟书契》出版,随后又编印了《殷墟书契菁华》,为甲骨文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继罗振玉之后,许多著名的学者,如王国维、郭沫若、董作宾、唐兰、陈梦家、容庚、于省吾、胡厚宣等都进行了卓有成效的考释和研究,形成了一门专门的学问——甲骨学。
在甲骨文还未确认以前,河南省安阳市小屯村的农民在耕作时就不断在农田里挖刨出古代甲骨。据说把甲骨当做药材到中药铺去卖的第一个人是一位叫李成的剃头匠。一次他害上一身脓疮,没钱去求医购药,就把这些甲骨碾成粉敷到脓疮上,想不到流出的脓水被骨粉给吸干了,而且发现骨粉还有止血的功效。从此他就把它们收集起来,说成是龙骨,卖到了中药铺。
经过许多学者专家考证研究,所谓龙骨其实是商代占卜用的工具。人们在占卜之前,先把龟甲和牛肩胛骨锯削整齐,然后在甲骨的背面钻出圆形的深窝和浅槽,占卜时,先把要问的事情向鬼神祷告述说清楚,接着用燃烧着的木枝,对深窝或槽侧烧灼,烧灼到一定程度,在甲骨的相应部位便显示出裂纹来。于是,占卜者根据裂纹的长短、粗细、曲直、隐显,来判断事情的吉凶、成败。占卜后,便用刀子把占卜的内容和结果刻在卜兆的近处,这就是卜辞。刻有卜辞的甲骨被当做档案资料妥善收藏在窖穴中,遂得流传于后世。甲骨文发现的故事,后来被人们称为“一片甲骨惊世界”的奇迹,在和世界考古史上写下了带有传奇性的篇章。
文章来源:《古脊椎动物学报》 网址: http://www.gjzdwxbzz.cn/zonghexinwen/2022/1212/9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