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古脊椎动物学报版面费是[01/26]
- · 《古脊椎动物学报》投稿[01/26]
古脊椎动物大学生实践论文(无脊椎动物论文)(4)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毕昇活字印刷术 在唐代初兴起了雕版印刷,实现了印刷史上的一次重大的技术革命,比之过去不但成书快,印量大,可以在较大范围内传播思想文化,到
毕昇活字印刷术
在唐代初兴起了雕版印刷,实现了印刷史上的一次重大的技术革命,比之过去不但成书快,印量大,可以在较大范围内传播思想文化,到了宋代,出现了雕版印刷技术的黄金时代。英博物馆所收藏的《金刚经》是最引人注目的海外流失文物之一。它于1900年被英国人从敦煌骗购,印刷于公元868年。《金刚经》被公认为是世界上保存的最早的有明确日期的雕版印刷品。做法是在一块大木板上,用刻刀雕刻出《金刚经》全文,一不小心刻坏几个字,整版就变成废品。
北宋公元1041-1048年间,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 据沈括的《梦溪笔谈》一书中记载,毕昇的活字印刷术可以分为三个主要步骤:(1)要在胶泥制成的小方块上刻好一个个的单字,放在火上烧硬,变成陶活字。平时将这些陶活字装入纸袋,按照字音韵母的次序排列在木格里。(2)依照稿本拣出所需要的陶活字,排在一块铁版上,字下放一层脂蜡和纸灰,放到火上烘烤,脂腊熔化后,再用另一块铁版在上面压一压,使字面平整,待铁版冷却,所排的字就固定在铁版上,这就是排版。(3)施墨印刷。印刷完毕,将铁版重新放到火上烧,脂蜡一化,便可将活字拣出来,再放回纸袋中,排到木格里,以备再用。
然而,一些欧洲人曾经把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归功于谷腾堡。谷腾堡是西德人。他发明铅活字印刷术,大约是公元1440-1448年间的事,比毕昇发明陶活字印刷术整整晚了400年。 活字印刷术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发明之一,是对世界文化的重大贡献。象任何发明创造一样,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是有它的社会需要、物质基础和技术条件的。社会进步到北宋时期,由于经济的发展、商业的繁荣和文化的兴盛,都需要迅速地大量地传播信息。活字印刷术正是为解决这个社会需要所提出的问题而产生的。
我国最早在北宋庆历年间又在雕版技术上发明了活字印刷,可算是印刷史上的一次技术革命,遗憾的是,并未得到普遍推广。明代初,我国印刷术传入欧洲,发展成最新技术的活字印刷,19世纪初, “出口”转成了“内销”,西方的印刷术传入了我国。当代又引进了电子排版、制版技术;我国也发明了电脑汉字排版系统,书刊、广告、包装的形式美也不断随之改观,逐步进入到现代水平:激光排版印刷技术、彩色胶印技术、激光复印眷印技术等等。
蔡伦造纸术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纸的国家。根据考古发现,西汉时期我国已经有了麻质纤维纸。质地粗糙,且数量少,成本高,不易普及。
公元105年,蔡伦在东汉京师洛阳总结前人经验,改进了造纸术,以树皮、麻头、破布、旧渔网等为原料造纸。大大提高了纸张的质量的生产效率,扩大了纸的原料来源,降低了纸的成本,为纸张取代竹帛开辟了前景,为文化的传播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关于蔡伦发明造纸见之古籍记载,《后汉书·蔡伦传》中说:“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筒;其用缣者,谓之为纸。缣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伦乃造意,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后世遂尊他为我国造纸术的发明人。
造纸过程大致可归纳为四个步骤:第一是原料的分离,就是用沤浸或蒸煮的方法让原料在碱液中脱胶,并分散成纤维状;第二是打浆,就是用切割和捶捣的方法切断纤维,并使纤维帚化,而成为纸浆;第三是抄造,即把纸浆渗水制成浆液,然后用捞纸器(篾席)捞浆,使纸浆在捞纸器上交织成薄片状的湿纸;第四是干燥,即把湿纸晒赶或晾干,揭下就成为纸张。汉以后,虽然工艺不断完善和成熟,但这四个步骤基本上没有变化,即使在现代,在湿法造纸生产中,其生产工艺与古代造纸法仍没有根本区别。
造纸术到公元7世纪初期(隋末唐初)开始东传至朝鲜、日本;8世纪西传入阿拉伯,接着传入巴格达;10世纪到大马士革、开罗;11世纪传入摩洛哥;13世纪传入印度;14世纪到意大利,意大利很多城市都建了造纸厂,成为欧洲造纸术传播的重要基地,从那里再传到德国、英国;16世纪传入俄国、荷兰;17世纪传到英国;19世纪传入加拿大。造纸的发明与传播,使文字的载体成本得到了大幅度的下降,知识在平民中的普及得以实现,从而极大的推动了世界科技、经济的发展
草甘膦农药安全吗?
在丹麦的奥胡斯市近郊,发生过这样一桩“怪事”。
一个现代养殖场(拥有约4000头猪)的运营者Ib Pedersen,发现他所养的猪出现了一系列健康问题,比如正常一窝新生小猪应该有15只左右,但他农场的母猪所生的小猪仔却越来越少,与此同时,流产和死胎的情况也越来越多。
文章来源:《古脊椎动物学报》 网址: http://www.gjzdwxbzz.cn/zonghexinwen/2022/1212/9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