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古脊椎动物学报版面费是[01/26]
- · 《古脊椎动物学报》投稿[01/26]
古脊椎动物大学生实践论文(无脊椎动物论文)(3)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殷墟遗址的发现 由于弄清了甲骨出土的地点,从1928年秋到1937年夏战争爆发时,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考古组,在著名考古学家董作宾、李济、梁思永
殷墟遗址的发现
由于弄清了甲骨出土的地点,从1928年秋到1937年夏战争爆发时,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考古组,在著名考古学家董作宾、李济、梁思永等人先后主持下,在小屯村一带进行了长达10年的15次考古发掘,不仅先后发现了总计24900多片甲骨,而且发现了商代后期的宫殿、宗庙遗址和王陵区,出土了大量珍贵的铜器、玉器、陶器,从物质文化上提供了殷墟为商代王都的证据。殷墟成为世界闻名的古文化遗址,又一次震动了中外学术界。
新成立后,考古工作者又进行了多次调查、发掘,大体弄清了殷墟的范围和布局。位于安阳市区西北郊的殷墟,它以小屯村为中心,东西约6公里,南北约5公里,总面积30平方公里左右。洹河南岸的小屯村一带是殷王居住的宫殿区,发掘出宫殿基址数十座,最大的一座面积5000平方米。洹河北部是殷王陵区,先后发掘出十几座大墓、一千多座小墓,以及大批祭祀坑。在宫殿附近发现了两座甲骨文档案库和铸铜、制玉、制骨、烧陶等手工业作坊遗址。殷墟发掘延续时间之长、规模之大、收获之丰,是考古史上罕见的。
1976年春,在宫殿区附近,小屯村北偏西100米处,发掘出历史上第一个女将军妇好的墓。甲骨文记载,妇好是商王武丁的王后。有一年夏天,北方边境发生战争,双方相持不下,妇好自告奋勇,要求率兵前往,武丁犹豫不决,占卜后才决定派妇好起兵,结果大胜。此后,武丁让她担任统帅,从此,她东征西讨,打败了周围20多个独立的小国。有一片甲骨卜辞上说,妇好在征战羌方时,统帅了13万人的庞大队伍,这是迄今已知商代对外用兵最多的一次。妇好墓是殷墟发掘的唯一保存完整的殷代王室墓葬,出土的很多器物上都刻有铭文,是唯一能与甲骨文、历史文献相印证,从而能确定墓主身份、年代的商代王室墓葬。
发现甲骨文的重大意义
商代甲骨文是发现最早的文献纪录,如今甲骨学已成为一门蔚为壮观的世界性学科,从事研究的中外学者有500多人,发表的专著、论文达3000多种。它对历史学、文字学、考古学等方面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从一片殷商甲骨上文字的发现和认定,由此发展到肯定了一个距今3000多年、长达600多年的朝代,这是多么了不起的发现!这样就把本世纪20年代一些学者认为的可信历史始于西周的“疑古”思潮,予以彻底的否定。
殷墟甲骨的大量出土反映了商代占卜风之盛。王室贵族上自国家大事,下至私人生活,如祭祀、气候、收成、征伐、田猎、病患、生育、出门,等等,无不求神问卜,以得知吉凶祸福决定行止。于是,占卜成了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朝廷设置了专门的机构和卜官。有刻辞的甲骨,都作为国家档案保存起来,堆存在窖穴之中。因此甲骨上的卜辞成为研究商代历史的第一手材料,它反映了从公元前1300年到公元前1000年的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从1899年甲骨文首次发现到现在,据学者胡厚宣统计,共计出土甲骨15.46万多片,其中大陆收藏9.76万多片,省收藏有3万多片,藏有89。此外,日本、加拿大、英、美等国家共收藏了2.67万多片。到目前为止这些甲骨上刻有的单字约4500个,迄今已释读出的字约有2000个左右。
的文字萌芽较早,在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的陶器上,就发现了各种刻划符号,成为文字的雏形,经过二三千年的孕育、发展,到了商代,我国的文字达到基本成熟阶段。甲骨文具有一定体系并有比较严密的规律,刻划精湛,内容丰富,对古文字研究有重要作用。过去,古文字研究的主要的依据是商周青铜器上的铭文,如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甲骨文比《说文解字》要早1500年,而且它是来源于直接发掘出来的出土文物,可信程度更高,对研究汉字的起源和发展,纠正《说文解字》的疏失,解决青铜器铭文中悬而未决的问题,都有极大价值。
春秋战国时代的竹简
到了春秋战国时代,文字信息量加大了,诸子百家,著书立说,社会文化出现空前的繁荣景象。这时如果再用甲骨来记载文字,显然是又笨又厚又重。我们的祖先为写字用的材料找到了替代品:“竹片和木板”。他们把竹片和木板削成一条条狭长而又平整的小片片,在表面写字。竹子做的叫竹简;木头做的叫木简,又叫版牍。
简的长度不一,长的有三尺,短的只有五寸。人们写信的时候,往往用一尺长的简,所以后来把信称为“牍”。
我们祖先在简上写了字,就用绳子或丝线,把一片片竹简按顺序编辑起来构成了竹简书。每一卷为一册。“册”字本身,就象一片片竹简用绳子串起来的样子。例如老子的《道德经》,孙膑的《孙子兵法》,最早就是书写在竹简上,然后才得以流芳百世。
文章来源:《古脊椎动物学报》 网址: http://www.gjzdwxbzz.cn/zonghexinwen/2022/1212/998.html